金秋十月的厦门阳光恬静,柔风和煦,送走国庆长假的络绎宾客,厦门大学法学院又迎来一场不同凡响的学术盛宴。10月8日的下午三点,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莫洪宪教授应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的邀请,在法学院137报告厅为法学院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从《刑法修正案(九)》看我国刑法发展的大趋势”的学术讲座。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兰英教授出席并主持本次讲座,刑法教研室全体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参与并聆听了讲座。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得会场内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李兰英教授简要介绍了一下莫洪宪教授的学术经历,并对她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随后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开始。

莫教授开场首先介绍了本次《刑法修正案(九)》的修改背景,认为本次修法贯彻了统一刑法典的精神,进一步彰显保护人权的理念,也体现了国内刑事立法逐步与国际公约相接轨的趋势。接下来,她重点围绕《刑法修正案(九)》中死刑改革、反恐立法、反腐制度这三大问题展开主题演讲。在死刑改革方面,继《刑法修正案(八)》废除13个罪名的死刑之后,《刑法修正案(九)》又取消了九个罪名的死刑,反映了当前我国废除死刑的总体趋势并未改变。在总结了死刑改革的基本特征后,莫教授进一步分析了未来死刑改革的方向。在反恐立法上,她总结了反恐刑法的历次修改的价值以及特色所在,在放眼域外设立宣扬恐怖主义犯罪以及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的经验同时,也深入反思我国反恐刑法的完善路径;在反腐刑事改革上,莫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修正案关于贪腐类罪名修改的内容、特点,对反腐败刑事法治的完善以及同其他刑法规范的协调建言献策,并对严重腐败犯罪死缓犯的终身监禁制度等焦点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此外,莫教授还对修正案中涉及的其他重大问题进行了逐一介绍,其中包括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网络犯罪、失信背信犯罪、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加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莫教授答疑解惑,无私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她风趣生动的讲解,深刻著明的观点,使听众获益良多,意犹未尽。讲座最后,主持人李兰英教授高度评价了本场讲座,认为莫教授对本次刑法修正案的分析,立足于国际视野和比较研究的路径,使得内容登高博见,别具一格。李兰英教授十分认同其关于刑法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对社会问题的刑法回应,应谨守谦抑原则,多容纳几分人文关怀的观点。两个小时的时光转瞬即逝,讲座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启迪,在听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文/黄罕敏 图/胡方舟、贾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