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下午3点,在我院A301教室举行了法律硕士课题结题报告会。全日制法律硕士课题项目由学院批准成立,旨在进一步提高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学术能力,鼓励学子们围绕现实问题深入实地调查,创新性地思考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本场评审报告会由5个来自2010级和2011级法律硕士经过一年的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汇报,经济法专业李刚、民商法专业朱泉鹰、郑永宽、刑法专业刘炯以及国际法专业蔡庆辉五位老师出席报告会现场,听取成果报告并进行点评。
报告会上,各参与团队分别递交结题报告以及研究成果的相关支撑材料,并通过PPT从课题研究背景、过程、研究成果、总结与建议等几个方面,对课题进行汇报。首先由李阳同学对该组《关于预算法监督问题的研究》进行汇报,他向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了“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的演变,分析了我国地方预算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人大和党委的预算审查顺序、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建立地方预算的网络监督等改进措施。第二组的报告人赵良玲同学与其小组成员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报告,论述了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剖析了实地调研中发现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弊病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接着第三组的张威同学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调查问卷展示了该小组在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调研的成果,该报告从一般民众和受援对象的视角分析了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的运作及其中的缺漏,角度新颖,内容详实,挖掘到法律援助过程中较为隐晦的问题,颇具现实意义。第四组选取了“劳动者工时”这一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吸纳权威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我国法律文本中的工时规定与现实工作中的加班问题,从劳动者和工会两个角度阐述了加班问题的症结所在。报告人黄似锦同学对大量数据的介绍让我们认识到加班问题的严重性,深感劳动者权益之脆弱性。在前四组的国内研究报告之后,最后一组同学展示了他们在国际经济法方面的研究:《WTO的非经济目标》,报告对GATT条款和国际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了贸易保护的合理性,内容庞大,让在场同学受益匪浅,也获得了指导老师的好评。
与会老师在认真审议课题结题报告的基础上听取了同学们的汇报,肯定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专业的目光审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和成果呈现形式及保证措施等方面对课题研究提出建议和意见。希望各团队在本次报告会中吸收其他团队的经验以及老师们的指导意见,继续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向我们展示更好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