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双周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人: 吕文君 | 发布时间: 2014-03-18 | 阅读数:

2014年3月14日晚七点,我院第二期双周论坛在法学院C419会议室成功举办,王建学老师给同学们作了题为“制宪权与人权关系探源”的学术讲座。本期论坛由马腾老师主持,吴旭阳老师、李晓辉老师和陈鹏老师作为嘉宾出席。

这是王老师最新的研究成果之一,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宪法理论为背景,围绕法国思想家西耶斯的宪法人生来探讨制宪权与人权的关系。西耶斯是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导师,他是提出制宪权概念的第一人,又是法国人权之父,西耶斯是怎样的处理制宪权与人权之关系的,请听王老师为我们娓娓道来。

首先,王老师为我们介绍此问题的缘起,关于制宪权的争论,目前主要有以德国学者卡尔•施密特为代表的决断主义的观点和以日本学者芦部信喜为代表的规范主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在我国当前政治宪法学和规范宪法学的争论中也有很不同程度的体现。西耶斯则一直被视为决断主义的理论源头,但王老师通过翔实的资料证明这是人们对西耶斯理论的误解。在某种意义上,澄清西耶斯的理论体系,对于宪法理论界厘清制宪权的定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接下来,王老师依次分析了西耶斯的制宪权的宪的含义,西耶斯的人权理论,人权与制宪权的关系,国民制宪权的内在规范,人权对制宪权的驯化,以及西耶斯的理论演变对我们的警示作用。

在提问的阶段,同学们踊跃发言,提起关于西耶斯对人权的自相矛盾,既提起人权的至上性,又提起“积极公民”的概念,在反特权之后又创造一个新特权的疑问等等。大家讨论积极,观点碰击,激发新的灵感与想法。

通过此次讲座,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制宪权理论与人权理论以及二者的关系,认识了宪法中人民主权与国民主权理论的差异。对宪法中制宪权的问题有些许解惑,又有新的疑问,更好的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法学研究的更深一步的开展。双周论坛此一活动,既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又增长了大家的见识,希望活动越办越成功!

法学院 林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