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上午十时左右,法学院马拉松动员大会于法学院b137举行。法学院党委书记郭锦星老师、团委书记高斌老师、辅导员林旭荣老师、宋磊华老师及部分参赛运动员共同启动了本次活动。
首先,法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冯乐睿上台讲话,主要介绍本次马拉松活动的报名情况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他说道,此次马拉松比赛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报名皆十分积极踊跃。在比赛过程中,活动主办方会定点设置志愿者站,保证运动员们随时可以得到帮助,同时设有救护车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
接下来,郭锦星老师给予同学们以关切嘱咐。郭老师强调,在活动前,同学们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也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受伤,要好好保存体力;在参赛时也要注意安全,有不适则及时反映,不要逞强;完成比赛之后也要及时报告,不要让工作人员担心;切忌在赛后依旧剧烈运动,要自我休整以恢复体力。最后,郭锦星老师祝愿大家可以在这次马拉松活动中坚持到底、战胜自己,取得胜利!(附马拉松比赛安全注意事项)
2014年1月2日为马拉松比赛的日子,祝愿各位参赛选手在最美马拉松赛道上突破自我,发扬体育精神,取得佳绩!
法学院宣传部 裘滢珠/文、图
马拉松比赛安全注意事项
1、赛前要排空大小便
身体代谢废物在直肠和膀胱内积存,增加了身体的重量和负担,使人运动时不轻松。此外,膀胱壁很薄,被代谢物充满后容易受到运动中意外的碰撞而发生破裂,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比赛前排空大小便是很有必要的。
2、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长距离有氧运动,比赛前必须刺激运动中枢神经的兴奋灶,使身体各系统、器官(肌肉、血液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之间建立一定的协调性,而这一切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准备活动才能达到。通过准备活动,使人体体温升高,肌肉的协调性、伸展性和弹性会得到提高,而肌肉的粘滞性则会降低。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比赛时很快会出现疲劳、肌肉僵硬和酸痛、呼吸急促,甚至不想继续跑下去。因此,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才能适应比赛的需要,更好的进入运动状态,避免运动损伤和发生意外。
3、选择什么样的鞋
应当选用胶鞋或越野跑鞋为好,鞋内的海绵最好是泡沫橡胶的,这种鞋具有较大的缓冲性和保护作用,使脚掌不易疲劳也可以大大减小受伤的可能性。其次,要选择适宜的鞋号,过大过小都不好。比赛出发时,如果跑鞋意外脱落,不要慌张,更不能弯腰处理,避免发生拥挤和摔倒。
4、喝什么样的“水”
在马拉松运动中,身体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大量出汗后,随着水分的丧失,也失去很多盐分,体内的电解质因此而失去平衡,以致于人体对视、听觉刺激明显过敏,机体的调节能力也随之降低,此时如果单纯补充水分,会事与愿违越喝越渴,既达不到补水的目的,甚至会导致体温升高,小腿肌肉痉挛,昏迷等"水中毒"症状的发生。因此补充水分要喝电解质饮料,又称矿物质饮料,饮料中除了水外还包括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及适量含糖物质,以矫正口味,补充机体的能量消耗。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可在比赛前2小时适当吃一些糖补充比赛能量消耗,一般按每千克体重1克左右为宜。比赛中及比赛后可以饮用盐开水,按1:15的比例添加盐和一些糖。
5、如何预防和处理比赛中所出现的腹痛
比赛中有的运动员会突然出现腹痛,其原因一般来说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加上天气比较冷,开始跑时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气或起跑速度过快等出现的“岔气”现象。出现腹痛时,应减慢速度,用手使劲压住疼痛部位,经过短时间的调整处理后,疼痛感会减轻或消失。如果经上述处理仍然无法缓解,应退出比赛进入救护站处理。为了预防比赛中出现腹痛,在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6、如何预防和处理小腿肚抽筋
在比赛中有时会出现小腿肚抽筋或小腿肌肉长时间不自主地收缩现象。原因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比赛时肌肉从静止状态突然进入比较剧烈的运动状态,小腿肌肉不能马上适应,尤其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穿短裤比赛腿部肌肉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或由于身体大量出汗带走许多盐份而引起小腿抽筋。因此,赛前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得充分,要达到身体发热的效果,天气冷时要适当延长准备时间,还要注意小腿保暖。比赛中若出现小腿抽筋应该马上减慢速度逐渐停下来,然后进行小腿处理如按摩和揉搓抽筋部位,如不能缓解应进入救护站处理。
7、如何预防和处理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比赛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意外情况。“崴脚”会造成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撕裂,踝关节出现淤血、肿胀、疼痛。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跑步技术不正确,注意力不集中,路面不平及其他的影响等。预防踝关节扭伤的关键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完善技术,在比赛中提高安全意识,集中注意力以及平时加强对踝关节的锻炼。比赛中一旦出现踝关节扭伤,一般应退出比赛,进入救护站进行治疗。
8、如何预防和处理肌肉拉伤?
比赛中如出现肌肉拉伤,一般应退出比赛,进入救护站进行治疗。为了防止比赛中出现肌肉拉伤,在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要活动开下肢。体质较弱、训练水平不高的在比赛中要量力而行,不要速度过快,注意正确的技术动作,不要在后蹬和向前摆腿时用力过猛。同时在身体疲劳或肌肉酸痛的状态下应放弃参赛。
9、运动过后出现昏厥怎么办
昏厥是由于脑中血液补充量减少,所造成的短暂没有知觉,通常几分钟后就会恢复。常见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头晕、恶心、心跳急速、脉搏细弱、呼吸表浅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发生在昏厥之前或当中。处理方法是让患者脸朝上平躺,抬高脚部20-30公分,头部稍低于下肢,维持畅通的气道和放松衣物,尤其是颈部衣物。如果患者呕吐,应让他侧卧防止堵塞呼吸道。经过上述处理病人清醒后应送救护站治疗。
10、赛后如何进行放松?
马拉松运动后认真放松,能使人从运动到停止运动之间有一个缓冲和整理的过程。比赛结束后应变为小步慢跑逐步停止不要突然停止,然后进行全身放松活动。上肢放松活动:站立,上肢前倾,双肩双臂反复抖动至发热止。下肢放松运动:仰卧、举腿、拍打、按摩,颤抖大腿内、前、后侧和小腿后侧,以及臀、腹、侧腰部。团身抱膝放松运动:双手抱膝,下蹲,低头,反复上下颤动至腰椎发热止。全身休整运动:站立,双膝屈,双手体前扶地,充分运用气息,深吸气于胸,“屏息”(即不呼也不吸,不是憋气)慢吐气于腹(即丹田)。如此反复几次,同时上肢慢慢抬起、直立,直至脉搏恢复至运动前正常脉搏。
(内容摘自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官网,根据厦门市卫生局供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