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法律帝国主义——记第二期“卓越法律人”学术沙龙

发布人: 林旭荣 | 发布时间: 2013-11-12 | 阅读数:
2013年11月8日晚上七点,第二期“卓越法律人”学术沙龙在法政大楼C519会议室如期举行。“卓越法律人”学术沙龙是我院领导立足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专项资金推动的,由我院青年教师具体分工负责的,以生动活泼之形式引导学生接触学术前沿的系列学术活动。本期学术沙龙主题为“全球化时代的法律帝国主义”,由主讲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魏磊杰老师——就其最新发表在《环球法律评论》的《全球化时代的帝国主义与法治话语霸权》一文展开讲述。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法学院助理教授陈鹏老师担任主持人,南京大学法学博士,法学院助理教授郑晓剑老师也拨冗友情出席了本场沙龙。 本期沙龙的讨论文章曾在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法学:移植与创新”国际会议与重庆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院第二届“法权秩序与中国道路“研讨会上引起热烈讨论。此外,沙龙首次邀请了两位本科生对主讲人的讲演做评议,意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术参与热情。 魏磊杰老师以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一词开场,在阐述了借助于全球化建立起来的遵循“权力的资本逻辑”的“新自由主义的帝国/帝国主义”全球体系这一背景知识之后,以现代性和霸权理论为根基,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法霸权的话语建构,并深刻剖析了“法治”作为掠夺工具的负面样态,为我们客观地对待法治这一治理机制提出警醒。更进一步地,魏老师的讲演基于其文章又高于文章地指出当今及未来世界政治角逐的核心是石油地缘政治。在此背景下,日益崛起的中国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不仅要恢复与西方文明对话的主体性,更要思考自身的发展道路:不要成为孤强霸权的虎,而要做强而合作的狼。 紧接着,法学院2011级本科生郭宪功和2012级本科生郑涛分别作了题为《支配性权力结构的形成:以现代法霸权的形成为例》和《自由主义的国际社会逻辑》的评议。评议结束后,郑晓剑老师和陈鹏老师分别对魏磊杰老师的文章和同学评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双方互动交流,场面活跃。最后,法学院和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提出了一些疑问,魏老师均仔细给出了解答。 到场的同学皆表示受益颇多,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更表示:未曾想到法律人竟会有此等学术视野!这也验证了“卓越法律人”学术沙龙的重大价值。最后,到场的老师同学合影留念,在欢快而充实的气氛中结束了本期学术沙龙。 法学社 郭宪功/文 吴泽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