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8:00,卓越法律人才系列沙龙之“厦门大学校史与文化漫谈”在我院B138举行,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史博士、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石慧霞老师主讲。本次讲座旨在带领我们走近历史悠久的厦大。

首先,石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老厦大之往事。从用自己当时的全部财产筹办厦门大学“毁家兴学”的陈嘉庚校主,到以孔学为一生的最高信仰试图恢复儒家文化的故有尊严“止于至善”的林文庆先生,再到作为科学家以人文关怀为治校理念的灵魂“舍命办学”的萨本栋校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开拓者对厦大的情怀,也深深景仰着他们。
然后,石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厦大的文化符号。群贤楼群前长长的连廊,建南楼群的命名,“芙蓉”的由来,背后都有无限的深意。赵元任作曲、郑贞文作词的校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无不蕴含着深深禅意,闪耀着嘉庚精神的光芒,成为厦大师生的灯塔。
接着,石老师谈到了“米寿”之法学院。何谓“米寿”?高龄是也。石老师形象地解释:“88岁对人来说算是高龄,对学院来说却是正当壮年。”厦大法学院经历了两落三起,一路坎坷走到了今天。黄开禄先生在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塑造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邹文海先生在战乱中临危不乱,写出“法律和制度的破坏,是人类冲突的起源,亦是自由消灭的原因”(《自由与权力》),平静地审视着时代。
最后,石老师阐释了走近校史的意义,从认同到大学认同,一步步引向厦大认同。广大校友血脉相传,形成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优秀传统。石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厦门大学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建立的。她拥有辉煌的历史。厦大的发展从来都是与我们的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这座大学至今取得的所有伟大成就都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在互动环节,我院副院长李兰英教授表达了自己对天下为公、敢为人先的陈嘉庚校主和正直、倜傥的萨本栋校长的敬意,以及对主讲人石慧霞老师的感谢。通过这次讲座,我们从那些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校史文化的魅力,在那些陈旧的岁月中体会到了厦大精神的厚重。
学生会宣传部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