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台海法意实践队赴台湾调研之行顺利结束

发布人: 吕文君 | 发布时间: 2014-08-21 | 阅读数:

7月27日到8月9日,我院台海法意实践队对目前台湾地区正在试行的人民观审制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期间,实践队专访了台湾司法院副院长兼大法官苏永钦,采访台湾政治大学的刑事诉讼法专家学者,与士林区地方法院院长、检察官、法官座谈,向台湾民众发放问卷,并利用台湾当地数字媒体资源库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而实践队队员对人民观审制度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7月28日,实践队在台湾政治大学聆听了台湾司法院大法官兼副院长苏永钦关于台湾司法改革的讲座,并就人民观审制度与苏大法官交谈。作为人民观审制度的主要推动者,苏大法官就人民观审制度的设计初衷,试行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接受了实践队专访。苏大法官极力肯定人民观审制度的作用并对这个制度的实施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现今民众对司法亲近感低、敬而远之,只有通过人民参与审判从而使法庭活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才有可能在短期内溶解横亘在司法和社会之间的冰山”。与此同时,实践队对台湾政治大学刑事诉讼法何赖杰老师进行了采访。一方面,何老师肯定了人民观审制度有其价值,能够拉近法官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但另一方面,何老师更希望能够借鉴美国陪审制的经验,使人民不但能参与审判,而且能决定审判结果,让台湾的司法成为真正看得见的正义。

 8月4日,实践队的几位成员赴台北士林地方法院,与林俊益院长及几位法官、检察官进行座谈。士林地方法院作为人民观审制度试点法院之一,近两年来一共承担了8次人民观审的模拟审判,对人民观审的制度实践等方面颇有心得。林院长首先对人民观审制度在士林法院的实践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之后实践队就观审员选任、制度实施、实行效果等问题向院长、法官、检察官进行提问。通过士林法院实地调研,实践队队员对人民观审制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

在台调研期间,实践队还围绕人民观审制度以及司法社会化等问题对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师生,以及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通过问卷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台湾居民对人民观审制度的了解度和认可度。在与当地居民聊天中我们进一步得知,台湾地区司法院非常尽力地宣传人民观审制度,在当地的电视、网络、纸媒,甚至是路边大广告牌上都常常可以看到“人民观审制度”的身影,大家对于该制度给予了积极评价。与此同时,实践队还参访了台北市议会、宜兰地方法院及宜兰地检署、陆委会、桃园女子监狱,实地感受司法社会化趋势引领下的台湾司法。

台海法意实践队在调研期间,借助月旦法学数据库等当地数字资源进一步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前期在大陆地区搜集的大量人民陪审员制度与人民观审制度的文献资料,对本次采访、问卷等都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苏永钦大法官、士林法院的工作人员、台湾政治大学的老师均对实践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其中包含加强司法公开,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等重要问题。接下来,台海法意实践队还将继续奔赴厦门中院、河南省司法部门进行调研,了解大陆地区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观审团制度的运行情况。实践队队员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学习台湾地区司法改革的有益经验,增强两岸法律文化和实务经验交流,为大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提供借鉴,为大陆地区司法改革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林旸燕、吴斯华/文

田静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