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田雷老师到我院举行讲座

发布人: 吕文君 | 发布时间: 2013-12-09 | 阅读数:
12月3日、4日,重庆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田雷老师来到厦门大学,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宪法、时间性与宪政叙事的生成”以及“漫谈中国政治的实证研究”两场讲座。第一场讲座一开始,田雷老师首先盛赞了厦门的美丽,称如果能在这里工作,拥有这里的美景,定能做出很好的学术研究。接着展开了他最新的写作成果——宪法、时间性与宪政叙事的生成。首先提出了宪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接着界定了宪政是对于先定承诺的遵守,然后提出了杰斐逊命题并引出问题:为什么先定约束是民主正当的?即过去的、上一代的、死去的那些与我们处于不同时空的人何以能制定规则约束我们? 进而在时间性的维度上,指出政治不可能是仅仅活在当下的,它必须连接过去与未来。(这里举了一个开车人以高速行驶而不顾安全的例子,因为开车人在开车的那一刻就只活在当下了,他没有过去和未来,因而是很危险的) 进而在时间的主体上,老师提出美国宪法中的“we the people”究竟是单数还是复数的问题?其解答则建立在人的生物生命与文化生命的对比之上。利用文化生命的延续性,因共享的记忆,“we the people”才可能是一个整体延续,而非断裂的。先定承诺因而才可能约束同一个主体。 更进一步,这种文化上的整体性并不意味着前代人的同意可以代表后代人从而赋予宪法正当性。相反,美国宪法本身的正当性就是不能用同意理论解释得通的。 田老师因而提出新的解释:美国宪法的正当性来源于认同与热爱,而这样的认同与热爱根植于五种宪政叙事:创世纪的迷思、连续性的建构、永恒性的想象、同一性的认同、进步性的叙述。 借助于此番分析,田老师表示其意图通过美国的例子让我们意识到中国建立共同的宪政叙事从而为共识达成、政治整合提供基础的重要性。 我院公法方面的研究生、本科生及外院提出了精彩的的问题,陈鹏老师与田老师展开了一场活跃的交流。最后刘连泰老师总结时提到先发研究的三个层次:Basic law,Higher law,Our law.而田老师的讲座提醒了我们our law 这一层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