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9时,由世界知名的女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带来的题为《交响乐与人生》的讲座在厦门大学法学院开展,我院副院长李兰英教授主持了本场别有韵味的讲座,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和我院同学们有幸聆听了郑小瑛教授娓娓道来的关于她和交响乐的背后故事。
年近85岁的郑小瑛教授历经了民国、抗战和新中国成立的悠悠岁月,不管是求学抑或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足迹遍及世界各大名城,而今站在讲台上的她依旧风华过人,还多了份一位慈祥老人所特有的优雅从容。郑小瑛教授以钱学森对艺术的评价开场,“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她告诉在场的法官们和法学院同学们,尽管音乐和法学之间存在着学科上的差异,但是音乐所给与的想象力,更有助于开拓思想自由的空间。郑小瑛教授认为,在以往西方音乐的历史背景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存在不同,以至于中国民众与交响乐欣赏仍存在鸿沟,而今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传统人类的文化经典已经超越了国界,在世界人民心中已经达成共鸣,使得这些璀璨的人类智慧得以恒久流传。
介绍完音乐的基本情况,郑小瑛教授以贝多芬创作于1810年的《艾格蒙特》为例,认真解析了这首交响曲的背景和其中所叙说的感情,教会了如何去欣赏交响乐,如何去体会音乐所传达给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正能量。在郑小瑛教授的带领下,法官们和同学们在音律丰富的交响乐中感受时而疾风暴雨时而如沐春风的音乐盛宴,充分领悟如何在急流激荡的岁月中保持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体验交响乐带来的精神上的鼓舞。
在倾听完交响乐后,郑小瑛教授又给大家介绍了近些年来她的一些生活阅历以及回忆了往昔的一些故事,大家观看了郑晓瑛教授八十高龄时所指挥的交响乐《卡门》和《土楼回响》等代表作,被她热情奔放、严谨细腻,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指挥所折服,现场掌声热烈不断。1997年夏,年近古稀的郑小瑛应邀在厦门市,筹建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和国有企业扶持,实行艺术总监负责制的职业交响乐团,乐手来自全国,不占国家编制。这个乐团于1998年9月首演成立后,每天坚持严格训练 5个小时,五年来已遵循艺术规律排演了100余套中外交响音乐会,已演出360多场,曾与100多位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合作,并得到他们的好评。郑小瑛教授认为,音乐不该是高高在上的,它是人民创造的,就应该与大家共享。在场的法官们和同学们都为郑小瑛教授的人格魅力所动,她的成就是曾经所承受的那些无人所知的寂寞和努力所应有的回馈。
最后,厦门大学法学院李兰英教授分享了这次讲座所给她带来的艺术上的震撼,人格魅力上的震撼,老有所为的震撼这些非凡的体验,也衷心地感谢郑小瑛教授所带给我们的指挥棒下的音乐之旅,同时希望郑小瑛教授健康长寿以及她所企盼的“阳春白雪,和着日众”的愿望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