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晚七点,第七期“卓越法律人”学术沙龙在法政大楼C519会议室如期举行。“卓越法律人”学术沙龙是我院领导立足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专项资金推动的,由我院青年教师具体分工负责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接触学术前沿、打造学术交流平台的系列学术活动。第七期“卓越法律人”学术沙龙以“‘一视同仁’还是‘维齐非齐’?——儒学之等级观漫谈”为主题,法学院青年教师马腾担当主讲人。由马腾老师指导、法学社主办的“国学研习班”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了本次沙龙。此外,本次沙龙还吸引了数位喜爱国学的本科生、博士研究生、在职人员的到场。大家就儒学中的等级观和平等观展开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沙龙研讨,并且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参与热情,言辞之间不时迸发出激越的思想火花。
沙龙伊始,马腾老师先为大家说明和厘清了本次研讨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儒家的定义与范围,平等的含义,平等与平均、对等、公平、合理、自由等相关概念的关联。第二个议题阐述的是儒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马腾老师为大家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等各思想流派对待儒学的态度;并从儒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理念出发,对儒学进行了现代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类型化梳理。
进入正式的讨论议程,大家在马腾老师的指引下,思考古今疏隔的问题,细致地剖析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学人对儒学旨趣迥异的理解。古今对比思考之后,马腾老师向大家提出两个问题:现实社会平等吗,我们该提倡平等还是不平等?现代社会平等吗,我们该讲儒学的平等还是不平等?对此,大家各抒己见。这一讨论之后,马腾老师继而引入了平等问题上可以作为儒学参照系的古今中外各种重要学说,介绍了一般的思路与观点,并阐述对道墨法在平等问题上的观念。大家就各种思想的平等观实质以及主流思考逻辑下的对比结果进行了严谨的反思与批判。有同学提出为什么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基本上都富有等级意味的问题,也引发大家的思索。然后,马腾老师以事实描述、价值判断、社会影响、扬弃选择为标准,对纷繁复杂的思考儒学与平等关系的观点分成六类,并让大家“对号入座”,阐述自己属于何种观点并解释缘由。这一略为轻松的环节为这场严谨的学术沙龙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紧接着,马腾老师归纳了现代新儒学的一般策略,综述了关于儒学在人格、德性、才行、教育、家庭、社会、入仕、君臣、民族九个方面具有平等观念的研究观点。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并在教育平等问题上达成共识。马腾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阐述了家族伦纪、社会阶级、政治层级的问题,倾向于揭示儒学等级观的一面。
最后,马腾老师总结了本次沙龙的得与失,大家在热烈而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本期学术沙龙,留下的是无尽的余思。我们有理由相信,将于下周四晚举办的、同样由马腾老师主讲的省思儒学有关专制的问题的学术沙龙,将会引发更多的争鸣而更加精彩!(郑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