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7时,南开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侯欣一先生莅临我院A302室,带来一次精彩异常的学术讲座。
侯欣一教授首先从学术角度为大家介绍了这次讲座主题可能存在的价值,提出主要从实证视角对该主题进行描述与反思。他将共和国从成立之前发展变化到今天的法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之前,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后的前三十年,第三个阶段是建国后的后三十年)加以论述,仔细梳理分析我国法治建设之所以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法治的认识并不深刻,而且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很大程度上仍旧停留在人治的认识阶段;建国之后,我们对法治的认识依然步履维艰,无论在立法、司法以及法学教育等不同层面上,我们的认识都与法治需求存在偏差。最后,我们选择法治作为治国之路有其必然性,但更多地可能是偶然性。
侯欣一教授的分析,让我们看到法治在当今中国的形成根据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更让我们看清今天继续发展法治可能存在的障碍。但是,侯欣一教授仍然用独特的观察视角启示我们要对法治保持足够的信心,相信法治之路必然浩荡前行。
最后,侯欣一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精彩回复,讲座在同学们的数次掌声中结束。
李勤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