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期“旭丰民商法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25-11-03 | 阅读数:

2025年11月1日下午,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旭丰律师事务所举办的“民法学研究方法三人谈”讲座在法学院A304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虎老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讲师、涉外法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长绵老师以及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磊杰老师三位老师同台主讲,讲座由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郑晓剑老师主持,法学院的吴旭莉、陈帮锋、齐云、傅雪婷等老师,旭丰律师事务所的部分律师以及三十多位本硕博学生,共同参与了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张长绵老师聚焦罗马法,提出以“诉”为中心的研究路径。通过“请求返还之诉”与“加工取得所有权”等经典案例,他生动阐释了罗马法问题导向的务实精神及其对现代民法规则构建的深远影响,为理解现代制度的起源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

魏磊杰老师从政治社会学切入,揭示了民法典制定背后的政治驱动力,并犀利指出中国民法典“保守性”的政治任务属性。他倡导“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良性互动”,并提出民法学本土化的三阶段路径,呼吁法学教育应转向培养法律思维,以适应广泛的职业需求。

朱虎老师立足立法实践进行理论研究,提出“立法者的中庸是一种美德”“法典是中间点而非终点”等深刻论断。他主张“多谈问题,少说主义”的务实方法论,反对理论一刀切,并演示了如何运用跨学科工具解决“凶宅买卖”等真实世界难题,追求理论上的“片面深刻”与立法上的“中庸节制”。

在互动环节,现场老师同学们和实务界人士均积极参与发言或提问,围绕如何应对民法实践中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交叉以及规范目的探寻论证过程中如何矫正偏移等展开深入探讨,三位老师也一一予以回应。

最后,郑晓剑老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心分享。此次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图文/解文娟

审核/齐云

审定/张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