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榕”金融法律实务论坛第17-18讲顺利举行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25-11-06 | 阅读数:

继2024年秋季学期“青榕”金融法律实务论坛成功举办、反响热烈之后,2025年秋季学期,厦门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继续推出本系列讲座,以“金融司法实务”为核心主题,与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协作,每周一晚间在法学院A101教室进行。

本学期课程由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金融审判团队(一审)队长林鸿,与厦门大学法学院史欣媛副教授联合主讲,旨在带领厦大学子深入了解金融司法实践,并在法治知识体系框架下为同学们引入全新的金融司法协同视角和领域法的思维模式。本课程作为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生《金融司法实务》课程的一部分,除厦门大学经济法学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以及金融法方向法律硕士生必修外,亦欢迎其他专业方向的硕士生选修。

主讲人简介

林鸿,现任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金融审判(一审)团队队长,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高素质领军型”法官(商事审判),福建省金融工作专家,福建省审判工作专家,厦门市审判业务专家,福建法院“法官教学师资库”首批入库师资,厦门大学校外导师,厦门市八五普法讲师。

史欣媛,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学。在《现代法学》《财经法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多项。兼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独立审查专家、厦门市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独立审查专家、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

第17讲

9月1日,首场讲座(总第17讲)在法学院A101教室顺利开讲,反响热烈。林鸿老师介绍了本课程讲座的安排、主题内容、主讲人以及考核规则,随后进入主讲环节。

第一场讲座主题为“金融司法实务导论”,主要内容涵盖金融司法概念与机制阐释。林老师首先系统勾画了课程框架:遵循宏观-微观-宏观的路径,最后进行深度总结。在此基础上,林老师对我国金融司法机制进行了全面概述,强调金融的核心在于价值流通。他指出,金融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类别。金融学科也广泛而深入,涵盖了会计学、财务学、投资学、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及信托学等核心内容。金融法作为调整金融领域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涉及金融监管关系和金融交易关系等核心领域。其中,“金融监管关系”特指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及金融交易实施的监督管理关系;“金融交易关系”则指平等主体间的资金融通关系。

讲座的后半部分聚焦金融司法的内涵解析。林老师指出,金融司法是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金融领域纠纷、保障金融参与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司法活动。其核心在于运用法律规则对金融行为进行裁判与监管,涉及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及金融交易等多重维度。相较于域外实践,中国金融司法展现出鲜明特点:首先,专业水平突出。在国内金融聚集区实行集中管辖模式,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等三个专门金融法院,专门审理金融案件;其次,政策导向明确,司法裁判与国家金融政策紧密衔接,始终紧扣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具体体现在如防范P2P风险、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等政策目标的实施;最后,科技应用深入,区块链存证、智能合约等数字化手段逐渐融入司法流程,提升了司法效率与透明度。

第18讲

第二场讲座(总第18讲)主题为“漫谈金融审判的理念”。林老师指出,金融法官与普通民商事法官的区别在于,金融法官裁判案件需更紧密贴合金融实务。相较于其他法律职业,金融法官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植根于金融行业特性,也紧密契合司法为民的宗旨。具体而言,金融审判理念体现在三个关键方向:一是服务实体经济与风险防控并重。以金融强国战略为指引,将金融审判与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紧密衔接,强调运用穿透性思维揭示交易本质,筑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线。二是倾斜保护中小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等特殊群体权益。面对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审判着力平衡各方权利,通过强化对违法主体的惩戒力度、拓宽维权渠道等举措,切实提升中小投资者司法救济实效。三是专业化与智能化协同推进。应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复杂性挑战,要求法官兼具深厚法律素养与金融专业知识,同时大力推动审判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案件审理质效。

课程尾声,林老师勉励同学们勇于实践、勤于发问,从理论与实务双重视角切入金融司法协同领域,方能真正把握我国金融司法协同改革的宏大背景、整体框架与核心思维。林老师的精彩讲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润物细无声地加深了在场同学们对金融司法协同机制的理解,为他们未来的法律职业生涯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厦门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希望通过此类实务课程,激发同学们对金融司法领域的热情,培养他们成为金融法律服务领域的骨干力量。

学习心得

与传统教学模式侧重单向度讲授及应试化考核不同,林鸿法官依托深厚的理论积淀与丰富的实务经验,为我们打造了一系列问题导向鲜明、实务内容充盈的精彩讲座。他不仅精心设计启发性课后思考题,更通过苏格拉底教学法,在互动提问中引导同学们积极探寻我国金融法的历史脉络、现实图景与未来趋势。这种浸润式教学极大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忱与参与动力。主讲人林鸿法官身为福建省审判业务专家与金融工作专家,长期扎根司法实践最前沿。相较之下,传统法学课程多聚焦理论阐释,与司法实务存在距离。课堂上,林老师以问题为链,循循善诱引人入胜;课堂外,他鼓励我们勇于实践、敢于质疑,这种教学方式极大点燃了我们的思辨火花,推动我们主动探索并深刻理解金融司法的深层逻辑。


文/杨宇航

审核/刘志云

审定/张宇斌